本堂社課主要分為「解決問題力」及「溝通力」兩大部分,前者主要培養如何思考陌生議題、整理想法並產出具有行動影響力的規劃、針對複雜問題進行架構性思考、透過優先順序進行項目管理;後者主要訓練口語組織與表達、以及基本的商業寫作。
<節自 FB:政大管理顧問社 NCCU Consulting Group>
思考陌生議題並建立獨特觀點
建立多元觀點、辨識事件連結、尋找問題核心
建立多元觀點
針對同一個議題以不同角度切入
EX 社員如何看待APP
辨識事件連結
辨識不同事件間的共同與差異點
EX 其他社團遇到的困難,如何因應
尋找問題核心
複雜議題中找出核心問題
將觀點整理為問題陳述進一步釐清當下問題
- 觀點/上下文
- 決策者與利害關係人
- 關鍵驅動要件
- 解決方案範疇
- 阻礙與風險
使用議題樹和假設樹進行架構性思考
議題樹 (Issue Tree)
- 簡化複雜議題
- 便於分工與討論
- 關注what、how
時機
前期議題研究、分配工作項目、發想解決方案
技巧
- MECE原則
- top-down/bottom-up
- 80/20法則:
No perfect tree in the beginning
假說樹 (Hypothesis Tree)
- 可被接受或拒絕的假說
- 幫助聚焦行動決策關鍵
- 關注why
時機
討論決策和下一步
技巧
- 論點以"是否"出發
- 論點應快速驗證或有具體分析計畫
- 掌握關鍵決策要點
- 會隨著資訊增加而推翻或增加
排優先順序
在眾多工作項目中透過四個維度建立任務優先順序,並選擇兼具高效益與高可行性的項目
- 經驗與直覺
- 專家與關係人意見
- 量化分析結論
- 風險規避
考量三大限制安排工作
範疇、資源、時間
- 時間:列出專案總時程 & 切分各任務安排時程
- 資源:盤點可使用資源,如人力等
- 範疇:清楚定義專案任務範疇
專案管理標準流程
起始、規劃、執行、監督與控制、結案
- 起始:建立目標共識
- 規劃:規劃代辦事項 & 專案時程
- 執行:執行任務
- 監督 / 控制:回顧階段性成果 & 修改假說與任務
- 結案:整理專案紀錄、提交專案成果
組織表達方式: 演繹法、歸納法
演繹法
先說明觀察與分析的觀點,再提出結論。
優點:
缺點
歸納法
先提出結論再說明支持論點。
優點
缺點
寫作標準原則
SMART原則
- Specific-注意文法,避免代名詞
- Measurable-是否提及明確量化指標
- Action-oriented 注意論述中是否明確指出下一步
- Relevant 論述是否圍繞在核心議題(so what)
- Time-Bound
問題解決能力
傑出問題解決能力、清晰的邏輯表達能力